近日,为积极推动《零碳智慧变电站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与实践,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电力产业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电力专委会”)组织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四川能投发展股份、中电传媒四川公司、四川华东电气集团等单位召开系列专题研讨会,并实地调研零碳智慧变电站建设情况。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原专员马军杰,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原党组书记、专员何淑兰,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杨有仪,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原二级巡视员王源,电力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华东电气集团董事长虞文权等领导出席有关会议。
结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与四川清洁能源大省优势,来自政产学研用各领域参会代表从政策支持、企业责任、国际合规、技术支撑等多维度探讨与深化零碳智慧变电站的示范推广,并达成以下共识。


依托四川省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积极协调政府主管部门、电网企业、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共同探讨零碳智慧变电站的标准落地路径。零碳智慧变电站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加强配套政策、资金扶持和示范项目引导,有利于保障国网、央国企等实施主体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出口产品碳足迹核算成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零碳智慧变电站通过全生命周期碳管理、绿电追溯与碳效评估,为园区、工厂提供可验证的绿电供应与碳减排凭证,直接助力企业应对国际碳关税要求,提升产品绿色溢价和市场准入能力。
零碳智慧变电站作为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的核心能源基础设施,可实现分布式能源高效接入、智能调控与多能互补,支撑绿电全额消纳与溯源。同时,变电站在虚拟电厂建设中扮演关键节点角色,通过聚合分布式资源参与电网调峰、需求响应,提升系统灵活性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四川作为全国清洁能源大省,水风光资源丰富,具备率先构建绿色电力系统的天然条件。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国家电网、科研院所等单位,依托四川能源基地优势,推动零碳智慧变电站技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级新区等区域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为全国提供借鉴。



零碳智慧变电站的建设与推广,不仅是技术升级与基础设施革新,更是国家能源安全、产业转型与国际履约的重要支撑。电力专委会将以此次研讨与调研为契机,加速助推标准在全国落地,推动零碳智慧变电站从标准制定走向实践应用,助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四川智慧与力量。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潘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凌文州,中电传媒四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静,电力专委会秘书长尹维雷、咨询评价中心主任张海迪等参加研讨及调研。
(供稿:电力产业低碳发展专委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