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闻通报会

时间:2019-09-27    文章来源:  编辑: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

  

 

 

  9月26日上午,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闻通报会,会议由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作为通报人,由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政策研究处处长王前程主持,四川省住建厅勘察设计与科技处处长杨振宇,四川省交通厅二级巡视员、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张洪,四川省能源局副局长邓超,四川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四级调研员陈思慧等相关领导,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等8家技术支撑单位及16家新闻媒体单位共计40余人参加了本次通报会。

  

 

 

  会上赵乐晨围绕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进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了详细的通报。赵乐晨讲到:"十三五"以来,四川省上下紧紧围绕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承诺和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全面推进落实《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四川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施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着重推进空间、产业、能源、建筑、交通和生活方式低碳化,广泛开展各类试点示范,推进科技创新和对外合作,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审定的经济和能源数据核算,2018年四川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6.9%,较2015年下降22%,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目标。主要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低碳发展,结构减排和增汇效果显著。产业发展方面,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化肥使用量连续三年减少;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节能环保、绿色化工、轨道交通、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开展重点工业企业节能低碳行动,2018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9.0%;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50%。能源转型方面,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强化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推进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2018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3%,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科学有序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等清洁低碳能源,建成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实施"清洁替代、电力替代"工程,2018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升至36%。碳汇发展方面,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启动实施森林碳汇产业扶贫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启动开发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和林业碳汇造林项目4个,规模达328万亩;2018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083万亩,林木蓄积量达18.8亿立方米,林业碳汇能力稳步提升。二是持续推进韧性四川、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稳步提升。认知提升方面,进一步完善气候综合观测系统,加强站网稀疏区、灾害多发区、天气关键区、气候敏感区、气象服务重点区站点建设,推进高原地区以冰冻圈和高原生态系统为特色的国家气候监测网布局建设;编制完成《2018年四川省气候变化监测公报》,加快推进《第二次西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编制。三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理念传播方面,利用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加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举办省直机关生态文明建设形势报告会。绿色消费方面,在购物中心和超市业态中创建一批集门店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商场,全省累计6家企业(7家门店)被商务部确定为绿色商场创建单位;成都推进烧烤店"炭改电"和火锅店"以电代气",餐饮门店清洁能源改造案例内容写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低碳居住方面,实施绿色建筑行动,2018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40%,完成313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04万平方米。绿色出行方面,持续优化出行结构,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运营,将低碳节约、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双流国际机场地面车辆"油改电"碳减排效果显著,四川航空引进A350等节能机型飞机10架,退出老旧高耗能机型飞机3架;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促进共享单车规范发展,推广应用新能源交通工具,2018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1万辆,其中2018年新增新能源汽车3.4万辆,同比增长72.3%;全省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线、第一座加氢站投入示范运行,世界首条新能源空中铁路(空铁)试验线投入运行。四是积极推进气候变化试点示范,成都、广元低碳发展引领作用凸显。五是扎实推进市场机制体系建设,碳市场、碳普惠、碳中和、碳金融、碳披露创新更加活跃。六是不断强化支撑保障能力,政策、科技、产业、资金等要素保障进一步提高。目标绩效激励方面,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等应对气候变化指标作为约束性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分解落实到重点行业和各市(州),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和绿色发展评价体系。

  赵乐晨讲到,下一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思路,我们将牢记初心和使命,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治理机制,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广泛参与,全面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加快建成低碳发展示范区。具体为:一要强化降碳目标责任。将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积极融入投资、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能源、交通、建筑等政策体系,持续开展市(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评,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和跟踪问效。二要完善协同工作机制。要顺应应对气候变化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发力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相互配合、各地方全面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强化产业、能源、交通、建筑、投资、财政、金融等领域协同,建立健全低碳发展形势分析预警和会商机制。要加快构建"打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路径,推进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实现协同增效、效益叠加。三要构建政策规范体系。要紧紧盯住2030年前全省碳排放达峰的战略目标,围绕促进低碳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低碳经济培育、碳排放权交易、林业碳汇开发、气候变化适应、减缓和适应示范、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气候变化投融资等重点领域,积极构建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探索推进气候变化地方立法,建立健全低碳发展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体系,为达峰提供制度保障。四要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要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强化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协同、衔接。要按照低碳引领、达峰引领要求,坚持治标与治本齐抓、减排与增汇协同、近期与远期兼顾,高质量编制四川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四川省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推进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强化非能源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试点推进气候变化投融资,加快建设西部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提高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旅游业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五要强化关键支撑保障。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咨询机制,布局培育一批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支撑机构。加强气候变化科学普及和科普平台建设,加大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深化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应对气候变化科研创新平台,推进气候变化基础研究,提升低碳技术创新、推广、应用能力,扩大低碳认证规模和范围。培育低碳新经济新动能,加快碳核查、碳认证、碳交易、碳金融和碳资产管理等低碳服务业发展,强化清洁能源技术装备、节能低碳新材料等产业支撑和产品出口。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深化四川省、清华大学相关战略合作。

  随后是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四川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邓超:清洁能源产业是我省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确定的16个重点领域之一。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省领导联系指导五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立足能源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加强基地建设、实施重大项目、推动用能替代、补齐突出短板,全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国家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基本建成。加强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开发,重点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水电基地建设,乌东德、白鹤滩、两河口、双江口等重大水电项目加快建设。水电实现跨越发展,四川电力供应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底,全省水电装机7674万千瓦,占总装机的79.3%;全年水电发电量314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86%,水电装机和发电量均居全国第1。全力推动天然气(页岩气)增储上产,加快推进川中龙王庙组气藏、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元坝气田、川西气田等重大勘探开发项目建设,加快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2018年四川境内天然气产量达到3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62%;其中页岩气产量42.3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1.23%,居全国第2;页岩气产能达到65亿立方米/年。

  (二)大力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建设。实施煤炭减量替代,严控新增燃煤火电项目,全省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96台,装机281万千瓦。对996万千瓦煤电机组实施节能改造或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在全省推行电能替代,主要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生产、供暖供冷、家居家电等五大领域开展电能替代,配合大气污染防治在成都平原等重点地区率先完成燃煤锅炉窑炉的电能替代。创新开展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电能替代工作,推广电火锅、电烧烤替代使用,全省2万家火锅店超过7000家完成"气改电";在机场实施电能替代,全省13座机场超过76座登机桥完成桥载电源改造,同时推进飞机牵引车、客梯车、摆渡车等地勤车辆实施"油改电"。全省年度电能替代电量已突破84亿千瓦时。

  (三)清洁能源服务民生水平不断提升。我省不断推进"三州三区"能源民生保障工程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先后实施国家农网改造升级、川藏联网、甘孜"电力天路"、光伏扶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民生工程,切实改善了我省贫困山区和民族地区电网用电状况,累计解决35.8万户、148.7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完成无电地区通电目标。我省不断使清洁能源充分为居民绿色生活、绿色出行服务,规划到2020年新建集中式充换电站600座以上,分散式充电桩27万个以上,具备满足23.8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以住宅小区、办公场所自(专)用充电设施为主体,以公共停车位、道路停车位、独立充电站等公用充电设施为辅的充电服务网络,并在城际间及对外通道上形成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加油(气)站为主要轴线的公用充电设施服务走廊。

  记者:四川能源结构转型调整有何新变化?

  邓超:四川省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升能源供给能力的同时,着力扩大清洁能源消费,全省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调整优化成效明显。一是能源生产结构更加清洁低碳。大力发展水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努力扩大能源供给,缓解能源瓶颈制约,电力生产从以煤电为主逐步向以水电为主转变,2018年底,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3.7%,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88.1%。四川主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到2018年底全省水电外送电量累计达到7043.7亿千瓦时,为我国东部地区节约标煤1.89亿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亿吨。四川也是西南地区天然气(页岩气)战略输送枢纽,"十三五"以来年均超过60亿立方米天然气外送华中、华东,为全国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二是消费结构已经转变为以清洁能源为主。全省在多措并举实现清洁能源消纳上形成了新的突破,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程度处于全国前列。2018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36.2%,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8%;全省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5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29.5%,是建国70年来全省煤炭消费占比首次下降到30%以下。

  

 

 

  记者: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深入我国发展的各个领域,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请您介绍一下四川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的举措及取得成效。

  张洪:长期以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全省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专门成立以厅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等绿色交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省公路、水路营运车辆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分别较2015年分别下降18.3%、24.7%,"十三五"规划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提前完成。总体来看,我们采取了的工作举措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健全绿色交通制度体系。专门印发了《四川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三五"发展规划》,并制定实施《全面加强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全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同时,在西部地区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四川省绿色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等文件,创新探索绿色交通发展模式。二是优化完善交通基础路网。立足综合交通运输,进一步优化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质量,强化路网互联互通,减少"断头路"、"瓶颈路",改善车辆通行条件,减少迂回运输。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建成总里程达7238公里,建成和在建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实现高速公路直接连通所有市(州),覆盖内地所有县;内地每个县都有两个以上的二级及以上出口公路,三州每个县都有两个以上的三级及以上出口公路;农村公路覆盖范围扩大,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内河水运取得长足发展,高等级航道、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达到1532公里和233万标箱。同时,在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创建了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绵阳至九寨沟高速公路等一批起示范引领作用的"生态工程"。三是提高运输服务综合效率。制定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强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降低单位运输能耗,提升能源利用率,重点引导中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向公铁、公水和公铁空等联运方式转变。成功申报中国西部汽车物流多式联运等3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开通泸州、宜宾港至广州、钦州港铁水联运班列,相继成立全省客运接驳运输联盟和四川甩挂运输联盟。四是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全省连续7年保持新增公交车辆1000辆以上,在营公交车辆达3.4万辆,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均发展有城市公共交通,93%的县(市、区)发展城市公交,88.8%的建制村通客车。2018年,在营公交线路突破3000条,年客运量超40亿人次,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广东、江苏两省。成都、自贡、泸州、眉山等4个市正在积极创建公交都市,其中成都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比率由2016年45%上升至2018年53%,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连续4年每年至少新开通2条线路,在营里程突破230公里,年客运量跃居全国第五,紧随北上广深之后。五是积极推广绿色运输装备。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道路运输车辆分别突破1.2万辆和7万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总数从2015年的3百余辆上升至现在的接近9千辆,超过城市公交车辆总数的四分之一。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车船,累计淘汰营运"黄标车"2.1万余辆,拆解老旧船舶483艘。同时,加强交通装备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全省6千余辆油罐运输车全部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宜宾、泸州、南充港已建成15套岸电系统,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保护环境为目标,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广绿色交通运输装备、提高交通运输组织效率、推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提升绿色交通管理能力等为重点,全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努力构建功能完善、衔接畅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建设美丽四川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历届联合国气候公约谈判都把林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内容,许多国家都将林业作为增汇减排的重要途径,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请问我省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又有哪些打算呢?

  陈思慧: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效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增加森林碳汇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三大目标之一。作为全国首批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和全国林业碳汇项目实施重点省份,四川林业碳汇工作起步早、力度大,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省森林碳汇工作领导小组和林业碳汇信息中心;2016年,成立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森林碳汇)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四川省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并推动成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绵阳大熊猫碳汇专项基金;2017年,成立四川省绿化基金会,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森林碳汇作为基金会重要职责。自2004年启动林业碳汇项目以来,四川已累计开发实施各类林业碳汇项目17个,正在开发项目21个。其中,川西北退化土地造林再造林、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及社区和生物多样性、迪士尼川西南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奥迪熊猫栖息地多重效益森林恢复、荥经县大熊猫栖息地植被恢复等5个项目,累计注册登记碳汇近200万吨,相当于创造价值7400余万元。

  四川是森林资源大省,尤其是通过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以来,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增长,森林碳汇能力稳步提升。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年固定碳量7000余万吨,累计碳储量超过29亿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四川省林草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部署,着力从以下七个方面推进林草碳汇工作:一是优化发展布局。依据自然条件、发展空间和资源禀赋差异性,在全省构建川西南、川西北、川东北、川东南、川中五大林草碳汇发展片,分区确定林草碳汇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突出比较优势,提升林草碳汇多重效益。二是开展潜力评价。组织开展林草碳汇资源本底调查,科学评价全省林草碳汇发展潜力,形成分区域、分县、分类别的林草碳汇潜力评价报告,为各类主体开发林草碳汇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服务。三是制定碳普惠方法学。编制四川林草碳普惠技术方案和框架,确定普惠方法学相关计算和计量参数,编制四川森林经营、竹林经营、湿地和草地碳汇方法学。四是加强计量监测。制定四川省林草碳汇项目计量监测技术规程。补充完善计量参数和计量模型,强化林草碳汇计量基础研究。组织开展林草碳汇连续动态监测,定期更新林草碳汇监测数据和计量监测结果。五是完善开发机制。动员国有林业企业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先行先试开发林草碳汇项目。建立完善农牧民与国有林业企业等开发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集体与国有林草资源统筹开发。六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把关项目业主和开发咨询机构的资格条件,推进已注册(备案)造林碳汇项目的抚育和监测,做大林草碳汇项目后备资源。七是大力推进碳汇交易。试点探索区域性林草碳汇交易机制,鼓励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购买林草碳汇践行绿色发展社会责任。探索林草碳普惠机制,建立非控排企业和个人购买林草碳汇渠道。

  记者:气候变化的应对与大气污染治理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当下,四川有何具体合作的重点领域?就适应气候变化而言,我们有何举措?

  赵乐晨:应对气候变化职责从发展改革部门划转到生态环境部门后,如何"打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直是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比较关注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既有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从问题成因上看,化石燃料燃烧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源头,两者同根同源。从影响风险上看,相比常规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的时空尺度更大,影响具有全球性、广泛性,对人类和自然系统的影响更为持久。

  从应对行动上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低碳发展,与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是协同的,在促进空间(用地)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上具有叠加效益。研究表明,每减排1吨二氧化碳,大约可以协同减排二氧化硫2.5公斤、氮氧化物2.4公斤。此外,大气污染防治时效性强,着眼改善当前和近期的空气环境质量。然而,由于温室效应的长期性,减缓气候变化的重点是着眼控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尺度上的全球升温幅度。

  总体而言,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既高度关联又有所不同,关联的核心领域是能源。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低碳转型、能效水平提高、消费方式转变是实现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根本所在。深化温室气体控排,特别是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控排,应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系统在监测预警、宣传教育、监察执法等方面的优势,推进统筹融合、协同增效。

  关于气候变化适应,这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四川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复杂多样,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比如,成都平原西侧经常出现"窗含雪山"的壮美景象,但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这样美好的图景可能发生变化,这对一些依托雪山、冰雪资源的旅游景点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再比如,由于气温、降水条件的变化,导致大熊猫的食物(竹子)分布范围向更高海拔的山区拓展,可能改变大熊猫的栖息范围。当然,这是十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尺度上趋势性的变化。

  所以,适应气候变化对四川这样的"敏感体质"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不利的影响,我们要早作打算、防患未然,减轻或避免其危害;对于有利的影响,要积极开发其可能带来的发展机遇。面对气候变化风险和影响,一方面,要持续、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影响风险评估。另一方面,要针对气候变化在各种时间尺度上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做好主动适应、有序适应、科学适应。要强化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既要做好短期的防治,强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也要有长期的谋划,对于那些确实不适合人类居住和开展活动的地区,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上做好管控,推进有序疏散。要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探索提升能源、交通等"生命线"基础设施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强化恢复力。要推进气候韧性发展,推广使用优质、高产、抗逆农作物品种,提高电网调峰调度保障能力。要加强重点生物多样区、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廊道保护修复,减少森林草原火灾和病虫害。提升水安全水平,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提升城乡地区水资源应急储备和调度能力,特别是做好喀斯特地貌区和干热河谷抗旱。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突出气候变化适应,结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评估和修订情况,加快制定四川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持续提升典型区域、重点领域、敏感人群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安全、韧性、宜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随后,王前程就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暨生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活动相关情况作了通报。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共同印发通知,要求开展全国第二届环境监测大比武,这是2010年以来时隔9年国家举办的环境监测顶级赛事。7月底,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会同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总工会、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和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六部门共同成功举办了四川省第二届省级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暨生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活动。此次省级大比武是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举办的,大比武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各个部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鼎力支持,对监测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生态环境监测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技术水平,营造了全省环境监测人员锐意进取、刻苦钻研的良好氛围。

  本届大比武活动是一次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准备充分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活动。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联合举办,密切配合。四川省成立了省级大比武领导小组,大比武活动组委会以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为主任、各省级部门分管领导为副主任,组委会办公室成立综合组、技术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各组明确职责、落实专人、强力推进。各省级部门全力支持,设立了省五一劳动奖章、四川工匠、技术能手、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等奖项。二是广泛参与,公平公正。本次省级大比武67支参赛队伍317名选手来自21个市(州)的各个部门、社会各界,其中生态环境系统内代表队40支,其他系统和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代表队27支。组委会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156名技术专家,他们来自省内外高校和技术单位,全过程参与现场评判,全过程监督留痕。三是成效显著、社会关注。此次省级大比武分为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比武和辐射监测专项比武,并首次将应急监测和辐射监测纳入大比武范围。大比武活动吸引了更多公众参与环保、了解监测,"两微一端"宣传报道共受到2万余名社会公众关注。各级新闻媒体均对此次大比武进行了专题报道。本次大比武在全国同级监测比武赛事中设立奖项最多,总共设立18个奖项,其中4个团体奖,14个个人奖。

  近日,生态环境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市场监管局已联合通报获奖名单。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团体第一名为宜宾市环境监测站,辐射监测专项比武团体第一名为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个人综合第一名蒋霞,来自宜宾市环境监测站;辐射监测专项比武个人综合第一名毛万冲,来自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同时四川省遴选出了9位获奖选手组成四川代表队参加全国决赛。他们分别来自: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市环境监测站、宜宾市环境监测站、攀枝花市环境监测站、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成都市辐射环境管理监测站。这9位选手正在积极备战全国大比武,将于10月21日-23日赴南京参加决赛。

  四川省将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为全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出不懈努力,为国家履行自主贡献目标贡献四川力量。(文/胡战全)

  来源:中国环境监察网


  附件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