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023年全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在绵阳市召开,总结分析2022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推动美丽四川建设向纵深发展。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温雪峰出席会议并专题指导,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银昌出席会议并讲话,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袁明出席会议并致辞。我会无废城市建设专业委员会筹备组负责人韩智勇参会。
看现状:起步晚,基础薄弱
“无废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今年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责任分工方案》《美丽四川建设2023年度实施方案》也明确要求,“在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15个地级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推进成都等8个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高质量建设‘无废城市’,全面启动遂宁等7个城市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
一年来,我省紧紧围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有力有序推动相关工作。目前,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乐山、宜宾、眉山8个首批城市,均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其中绵阳市印发“无废工厂”“无废集团”“无废乡村”等9类“无废细胞”建设方案,走在全省前列。但也存在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经验欠缺,“无废”理念、观念、思路尚未真正深入人心等方面的差距。
定思路:坚持“三化”原则,将固体废物“吃干榨尽”
据统计,2021年,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1.46亿吨,危险废物产生量约560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735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2.1亿吨,固体废物产生量位居全国前列。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优先源头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全过程无害化是“无废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我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三化”原则,聚焦固体废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以“减量化”为基,细化源头管控措施。在建设过程中,全省各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供应链。在工业领域,全面落实化工、有色等行业清洁化改造,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绿色转型升级。在生活领域,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限塑禁塑、绿色包装、光盘行动等工作。在农业领域,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等。
以“资源化”为本,提升综合利用水平。要充分结合辖区内固体废物种类、性质和产量等,在各个行业凝练资源化利用的“当地模式”,将固体废物“吃干榨尽”。比如德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可围绕磷化工支柱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宜宾市“无废城市”建设可围绕建设“动力电池之都”;各地可根据“到2023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政策要求,鼓励飞灰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探索和推广应用。
以“无害化”为要,夯实兜底保障能力。要高度重视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大力推行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引导开发、使用无毒无害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产品;充分发挥全省16个危险废物和58个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辐射作用,加强工业炉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实现处置能力从“够用”到”“好用”“顶用”“管用”的转变。针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的污泥处置短板问题,不仅要加快补齐污泥处理能力短板,还要注重健全完善污泥利用处置标准和规范。
看行动:强化协调联动,高效推进我省“无废城市”建设
四川将“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纳入美丽四川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考核内容,各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要强化协调联动,突出综合引领作用,高效协同推进建设工作。
下一步,全省将充分发挥首批8个“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科学构建“无废行业”指标体系,有力推进“无废城市细胞”建设。
“‘无废城市’建设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李银昌说,今年还要全面启动遂宁等7个市和巴中市恩阳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生态环境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省级“无废企业”“无废园区”“无废学校”评选标准,分领域、分行业指导与推进“无废城市”“无废集团”“无废细胞”建设。加强川渝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模式,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民参与的“无废”氛围,推动我省“8+7+1”个城市和地区扎实推进建设工作。
会上,针对四川实际,温雪峰提出了发挥好政府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模式,川渝共建方面进一步加大融合,深入调研和加强交流等6点要求。重庆市分享了“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工作经验和做法,成都、绵阳等8市汇报了当地“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进展,5个省直部门作了交流发言。
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等21个省级部门有关处室负责人,成都等16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和开江县、恩阳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以及县(市、区)生态环境局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