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关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现“快”与“好” 探索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四川路径”

时间:2024-05-21    文章来源:  编辑: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

  5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其中,“实施设备更新”位列“四大行动”之首。

  5月1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六部门印发出台《四川省以大规模技术改造带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加快实施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政策的密集出台,反映了发展所需。从发展基本面来说,当前四川工业处于“换挡”的关键阶段,正在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提速,设备更新改造的需求与潜力很大,初步测算每年投资空间超2500亿元。

  如何引导企业“加快改”的同时还要实现“改得好”?仔细阅读《行动方案》,居全国前列的支持力度、率先提出的推进模式、立足全省实际推出的创新打法……一条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四川路径”渐次铺陈。

  如何实现“加快改”?

  综合服务赋能、真金白银支持

  “重点支持推动五个方面的设备更新改造。”据经济和信息化厅机关党委书记周海琦介绍,五个方面即支持生产线整体升级改造、支持加快“智改数转”、支持环保技改、支持安全生产技改、支持开展“微技改”。五个方面的明确,锚定了产业实现高端化跃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的发力点。

  同时,周海琦强调,设备更新改造不仅是一笔“发展账”“环保安全账”,更是一笔“经济账”,尤其是部分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资金不足、技术人才支撑不够等问题,虽有投资改造的愿望,但难以及时更新升级。因此,扶持措施需从“精准”和“有力”上下功夫。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支持开展‘微技改’,即通过成本支出相对较小、方法相对简单易行的途径,对关键设备进行更新。”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微技改”主要支持企业实施“小、快、准”技改活动,鼓励“设备换设备”的单点更新。例如,鼓励企业加装智能仪表、数控软件等开展“设备治哑”,以及鼓励安装循环水泵、制氢等设备,以“微技改”实现“精提升”。

  为了让企业更精准地找到设备更新的关键点和方法论,经济和信息化厅将于5月下旬启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全川行”活动,届时将组建覆盖主要行业的技改专家智库,支持一批技改工程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为企业提供技改诊断、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应用场景打造等服务。

  如果说“微技改”畅通的是企业加快设备更新的“堵点”,那资金支持缓解的就是“痛点”。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安排30亿元资金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横向对比全国各省份,四川省级层面的资金支持力度都是靠前的。”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笔专项资金与国家各项政策红利实行“错位支持”,旨在让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设备更新过程中获得真金白银的补贴支持。

  据悉,下一步,经济和信息化厅在统筹工业发展资金、新增预算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金融供给,推广“技改贷”“更新贷”“专精特新贷”“制惠贷”等金融产品,常态化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为我省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注入“金融活水”。

  怎样做到“改得好”?

  绿色低碳引领、因地制宜创新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当前,我省正加速构建从原料、设备、工艺、产品到循环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加速制造业全过程绿色化转型。

  细读《行动方案》,逐“绿”前行的趋势十分鲜明——支持环保技改方面明确提出,要加快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加快节能节水增效改造、推动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

  “今年以来,我们已在成都和南充举行两期全省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料替代培训班,园区、企业代表报名非常积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推广清洁原辅材替代工艺是环保技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可从源头端有效减少排放,缓解大气臭氧污染问题,也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该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经济和信息化厅还将通过开展水泥、化工、钢铁、有色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能效提升调研摸底和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精准对接,加快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优化升级和推广应用,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另外,还将征集发布《四川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制定印发《四川省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24-2026)》,为工业企业环保技改提供“绿路子”。

  推进环保技改,不仅要着力培育绿色生产力,还要推动再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对此,在《行动方案》中,四川不仅强调要培育再制造行业企业及产业集聚区、发展综合利用技术装备,还创新性地提出“充分挖掘淘汰设备价值,统筹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就近建设行业特色博物馆、工业博物馆,推动建设综合性四川工业博物馆。”

  “截至目前,四川共有19个国家级工业遗产,总量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居第一。”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挖掘弘扬四川工业历史文化价值,积极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重大机遇,通过老旧厂区厂房改建、充实博物馆展品、丰富重点企业文化馆等多种方式,积极强化重要厂区厂房、功勋设备、历史文稿等保护,当前经济和信息化厅已建立清单制,搜集跟踪十余个工业特色产业博物馆改扩建和重要历史价值设备接收意愿。“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工作统筹,积极引导相关市州共建共享行业特色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大力繁荣发展四川工业文化,赋能增强‘四川制造’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因地制宜的创新,不止上述一处。数据显示,我省分布着183个县(市、区),数量居全国第一。无独有偶,《行动方案》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每年遴选建设一批工业技术改造试点县(市、区)”的支持措施,将通过“树标杆”的方式引导各县(市、区)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寻找破题路径。

  锚定重点领域,创新实施路径,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撰写“四川答卷”、形成“四川经验”。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省工业累计新增设备投资超6000亿元、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全部退出、达到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超30%,绿色发展和本质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90%、75%,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水平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来源:四川制造

  


  附件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