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动态

我会与多家单位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份近零碳排放园区倡议

时间:2022-08-19    文章来源:  编辑: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

  2022年8月19日,我会与多家单位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份近零碳排放园区倡议——《关于科学建设近零碳排放园区的倡议》,从必要性、认识误区、建设路径、治理体系四个方面提出30条倡议。

  《倡议》认为,园区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建设近零碳排放园区是“低碳产业化、产业低碳化”的重要途径。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双碳”目标下园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形态,是以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为突出特征的创新实践。无论对传统产业园区“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园区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还是对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化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倡议》指出,近零碳排放不是不排放温室气体,而是在高质量发展路径下,逐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降低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应充分考虑园区战略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特征、能源结构、资源禀赋等实际,增强定位的科学性、目标的可达性、路径的可行性,坚决杜绝“运动式”减碳,不搞“千篇一律”和“数字游戏”。

  《倡议》呼吁,准确把握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的关键路径。突出规划引领,优化发展定位和布局。建立健全园区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抢占绿色低碳产业和新经济赛道先发优势。将能源和资源节约作为当前最经济最有效最普遍的降碳措施,稳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产生量。推动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绿色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数字赋能。打造细胞工程,开展多类型试点示范。融入区域发展,实现绿色低碳要素更大范围协同增效和更高维度优化配置。

  《倡议》建议,发挥园区综合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可持续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绿色低碳发展引导和激励政策供给,鼓励使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工艺和产品,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报告和信息披露,培育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管理人才队伍,调动园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性,推动全民参与,讲好近零碳故事。

 

附倡议全文:

关于科学建设近零碳排放园区的倡议

  园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需园区强化低碳产业支撑,也需园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园区“低碳产业化、产业低碳化”的重要途径。为稳妥有序推动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高质量打造近零碳细胞工程,夯实减污降碳协同基础,我们特此倡议。

  一、充分认识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1.近零碳排放园区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园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形态,是以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为突出特征的创新实践。

  2.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可为传统产业园区“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加快转变“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发展路径依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可为新兴产业园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丰富绿色低碳场景和业态,降低产品“碳足迹”。

  4.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有利于绿色低碳产业区域性聚集、链条式布局和规模化发展,提升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产品“碳手印”[ “碳手印”与“碳足迹”相反,用以反映产品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正面影响。]。

  5.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有利于发挥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优势,促进可再生能源就近就地高质高效利用,实现清洁能源与产业融合发展,将禀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科学厘清对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的误区

  6.近零碳排放不是不排放温室气体,而是在高质量发展路径下,逐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降低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使园区碳效能效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

  7.工业化阶段和城市化加速期并非所有园区都具备建设成为近零碳排放园区的基础和条件,应充分考虑园区温室气体的排放体量、演变趋势和减排经济技术可行性。

  8.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应合理定位碳抵销、购入绿电的作用和功能,优先聚焦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实施降碳措施,统筹减少范围二、范围三排放,避免“一买了之”“一销了之”。

  9.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应充分考虑园区战略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特征、能源结构、资源禀赋等实际,增强定位的科学性、目标的可达性、路径的可行性,坚决杜绝“运动式”减碳。

  10.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应发挥优势、补足短板,突出重点、展现亮点,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和模式,不能搞方案“千园一策”、路径“千篇一律”。

  11.近零碳排放园区不是“数字游戏”,应统筹发展与减排,系统摸清二氧化碳与其他温室气体,合理测算范围一、二、三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设定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为统领的目标指标体系,增强降碳措施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12.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应统筹近期、中期和远期,科学确定分阶段降碳目标、减排重点和项目布局,实现发展与减排相得益彰。

  三、准确把握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关键路径

  13.突出规划引领,推动园区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发展定位和布局,科学确定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突出结构降碳和技术革新。

  14.推动产业升级,建立健全园区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调整园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序退出高碳低效产能和产品,发展低碳高效产业和产品,抢占绿色低碳产业和新经济赛道先发优势,降低单位经济产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15.坚持节约优先,将能源和资源节约作为当前降碳最经济、最有效、最普遍的措施,统筹推动结构节能、工程(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打造能效碳效“领跑者”。

  16.调整能源结构,促进园区可再生能源和余热余压余能开发利用,稳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压减煤炭用量,控制天然气增量,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电气化水平。

  17.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绿色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物流设施,实施立体绿化,构建电力、管道、充换电、加氢、储能等智慧设施网络,促进能源环境基础设施共享提效,减少低效投资,避免重复建设。

  18.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闭路循环、物尽其用,提升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和水平,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降低废弃物产生量。

  19.推动数字赋能,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入融合,促进重点领域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行工业物联网,提升企业能源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自动化采集、信息化存证、智能化管理水平。

  20.打造细胞工程,开展零碳工厂、绿色低碳企业、碳中和企业、100%可再生能源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企业和气候友好型企业(工厂)、基础设施、项目、技术等试点示范。

  21.融入区域发展,充分利用区域位置优势、绿色物流条件、清洁能源禀赋、产业链供应链、科技教育资源等,实现绿色低碳要素更大范围协同增效和更高维度优化配置。

  四、加快构建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支撑体系

  22.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园区综合管理机构的统筹谋划和综合协调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目标绩效管理,滚动实施行动计划,加强动态评估考核,建立可持续激励约束机制。

  23.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绿色低碳发展引导和激励政策供给,构建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规划政策体系,增强政策措施协同性,形成良好的绿色低碳转型预期。

  24.强化科技支撑,鼓励使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展绿色低碳技术、产品、装备研发示范,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减污降碳协同、氢能、新型储能、地热能、碳捕集利用、智能化等技术应用于园区建设和运营。

  25.发展气候投融资,整合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财金互动力度,优化国资国企布局,设立绿色低碳基金,畅通资金供需对接,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

  26.提升数据质量,建立健全园区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和数据库,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报告和信息披露,推广碳足迹、绿色低碳产品和清洁能源消纳认证。

  27.建设人才队伍,推动企业规范培育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管理人才队伍,加大专业人才和技术机构引进,探索“低碳环保管家”、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模式。

  28.发挥企业作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市场激励、能力建设等方式,充分调动园区企业及关联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企业转型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29.促进全民参与,推动园区、企业与个人联动,倡导垃圾分类、资源节约、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等绿色生活方式,探索碳积分、碳普惠等激励机制。

  30.注重宣传引导,用好国际舞台、现代手段、多样方式,普及绿色低碳理念和知识,讲好近零碳发展本地化故事,推广先进做法、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

 

倡议单位: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

  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

  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省节能低碳中心)

  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电投西南能源研究院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节能协会

  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

  四川省技术创新促进会

  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四川能投氢能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成都分中心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附件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