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动态

“助力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八)——副会长汤一凡受邀在彭州市环境应急管理培训会上作专题授课

时间:2025-11-05    文章来源:  编辑: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工作指示精神,推动我省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着力提升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助力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0月31日,受成都市彭州生态环境局邀请,副会长汤一凡以“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要点与典型案例解析”为题作专题授课。彭州市80余家重点企业参会。



本次培训坚持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实施技术指南(试行)》关于建立“企业级—(企间级)—园区级—流域级”三级防控体系的有关要求,以推动企业规范建设一级防控体系为目标。会上,汤一凡副会长紧扣“问题导向、精准赋能”原则,结合《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及我会承担的全省重大环境风险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技术帮扶项目等典型案例,聚焦环境应急管理的核心痛点,通过理论框架搭建、排查要点拆解与典型案例复盘,系统讲解了风险隐患排查关键策略,深入剖析事故发生的诱因、处置流程中的关键节点及经验教训,为企业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核心概念解析:构建风险防控认知体系
培训伊始,汤一凡副会长从环境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切入,系统阐释了“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隐患”“初期雨水”“事故受体”“事故排水”“事故排水储存设施”“防火堤及隔堤”等核心概念。他指出,正确理解这些核心概念,构建风险防控认知体系,才能深刻把握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的本质,为企业进一步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打下良好基础。在此之上,通过“风险评估—隐患识别—分级管控—应急响应”的全链条管理,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隐患排查要点: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
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查什么、怎么查”的困惑,汤一凡副会长以《指南》为纲,从环境应急管理、风险防控措施两大维度拆解解读排查要点。在应急管理排查环节,介绍主要排查内容的同时,他着重强调了隐患排查治理、风险评估和预案编制三者的关系,并针对企业在环境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解读。他指出,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评估环境风险和编制应急预案,都是环境应急管理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抓手。在风险防控措施排查环节,他针对在突发水、大气环境事件隐患排查中可能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剖析,诸如应急事故池、中间事故缓冲设施、事故存液池、初期雨水池、围堰、防火堤、企业排水设施等重要风险防控设施设置,以及挥发性有机物装卸、非正常状态下的有机废气等常见的隐患排查重点问题得到逐一讲解
典型案例复盘:从“个案教训”到“行业警示”
培训最后,汤一凡副会长选取了四川省重大环境风险企业隐患排查技术帮扶化工企业及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典型案例,从重要背景、主要问题、处置措施、经验做法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工作建议。他指出,这些案例的共性问题提醒大家:要提高意识,深刻认识重要性;要深入推进,全面完善防控设施;要强化管理,确保设施管用有效;要提升能力,确保方案落实落地。他特别强调:“将环境应急“防、处、备、练、建”五字诀与环境应急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促进环境应急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会将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与桥梁纽带双重优势,一方面围绕企业环境应急管理痛点难点,开展技术专题研讨,组建专业团队提供隐患排查、预案优化等定制化技术帮扶;另一方面联动政府部门与行业企业搭建交流协作平台,组织环境应急经验分享会、案例复盘会,推动建立行业环境应急管理自律机制,引导企业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形成“技术赋能+经验共享+行业自律”的多元保障体系,共同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积极为美丽四川建设贡献力量。


  附件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