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动态

“助力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二)

时间:2025-04-08    文章来源:  编辑: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

3月17日至19日,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会长钟勤建在内江市、自贡市走访慰问会员单位,详细了解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成果、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考察调研两地“无废城市”建设以及生态修复工程、文旅融合试点示范等美丽四川示范样板打造项目。

内江:工业转型与生态惠民双轮驱动

在内江市威远县,钟勤建会长首站走进内江瑞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工业危废处置项目。该企业年处理危废能力达23万吨,服务覆盖川南经济区。他强调:“危废处理事关环境安全,要持续提升技术工艺,让政府放心、群众安心。”随后,他前往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省内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标杆,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升级环保设施,实现工业废水全循环、废气超低排放。“你们用技术创新守住了发展与保护的底线”钟勤建会长对企业负责同志说。在威远化工园区专题座谈会上,钟勤建会长与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共商“双碳”路径。他指出,“化工园区要充分利用循环经济降碳效应,国企带头做‘链主’,民企协同补短板,共同打造零碳工业园区。



隆昌市胡家镇人工湿地与古宇湖生态保护项目展现了内江市生态惠民成果。钟勤建会长看到,占地67余亩的湿地设计日处理农村污水规模达2.4万吨,古宇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标准。他指出,“生态修复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





自贡:生态环境与历史遗产焕发绿色新生

在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首座钨钴硬质合金“无废工厂”已现雏形。企业通过将废合金回炼为高端刀具,年减少固废300吨。“这是变废为宝的经典案例!”钟勤建会长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示范项目,建议“要同步打造科普展厅,让公众看到循环经济的价值。”



张化渣场整治现场,昔日的工业废墟已变身生态公园。钟勤建会长详细了解土壤修复技术后,对地方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说:“渣场治理不能一填了之,可引入科普基地等场景,让‘伤疤’变成‘名片’。”富顺县狮市古镇与文庙广场的调研,则串联起历史保护与绿色发展。古镇依托沱江生态打造的“美丽河湖”景观带,与文庙广场的低碳海绵化改造工程,形成“文脉+绿脉”融合样本。钟勤建指出,“文旅项目要拒绝‘千镇一面’,把生态特色转化为发展优势。”高新区釜溪河复合绿道作为川南最大绿道,串联盐运文化与生态景观,曾获园林界“大金奖”。钟勤建会长考察后,对釜溪河复合绿道的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其将生态修复与历史文化保护完美结合,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休闲空间,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凝聚绿色发展合力

考察调研期间,钟勤建多次肯定两地企业、园区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成绩。他强调,绿色转型进程中,国企是主力军,民企是生力军,工业园区是减污降碳主战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相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企业要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企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政策机遇,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创新,练好内功。工业园区要通过技术赋能、循环链接、政策创新,改造存量,优化增量,逐步构建“低碳生产—资源循环—生态协同”的新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四川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示范引领,在美丽细胞建设上下功夫,打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示范样板;推动全民共建,凝聚合力,推动形成全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的良好氛围。协会将加强与两地各方的交流合作,围绕“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积极搭建更多平台,推动政策落地实施,技术共享,助力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两地企业、园区及生态环境部门一致欢迎钟勤建会长一行,感谢给予的专业指导,高度赞扬协会为川南绿色发展提供的智力支持与资源链接。各方均表示,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与协会深化在政策解读、规划编制、技术支撑、资源分享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建立常态化工作协同机制,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零碳试点示范、“无废城市”建设、美丽四川样板打造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共同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创新,为美丽四川建设贡献川南实践。

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明劲、杨有仪,会员企业,威远经开区管委会,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威远生态环境局、隆昌生态环境局,自贡市高新区管委会,自贡市生态环境局、富顺生态环境局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考察调研。

两地各方有关部门,协会有关部门同志参加考察调研。


  附件下载:
[打印] [关闭]